《须加强信用评级机构前瞻性》

——来源:经济参考报

 

《须加强信用评级机构前瞻性》

 

  近期,凯迪生态、盾安控股等企业相继信用债违约,多家信用评级机构纷纷调低这些企业及其所发信用债的评级,其中不乏从AA降至C的情况。

  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本市场人士表示,从上次评级日到这次调整日有的仅隔几个月时间,企业财务状况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,此番信用违约也暴露了信用评级机构广为诟病的“马后炮”特点。

 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鹏表示,对信用评级机构“马后炮”的批评一直存在,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信用评级工作固有的特点所决定的。要增强评级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,必然会在评级过程中更多地依赖过去已经发生的信息。不过,信用评级机构也应在注重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同时,增强前瞻性,从中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点。

  如何增强信用评级机构的前瞻性?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。

  一是有比较稳定的团队连续跟踪重点企业,并在评级展望上体现出对形势的预判。现在的评级结果着重体现真实性和可靠性,而评级展望则可用于体现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。通过全面深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方方面面信息,信用评级机构可结合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,独立客观判断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,并且将这一预判在评级展望上体现出来。

  二是增强评级的独立性。独立性是信用评级机构的生命线。评级结果是公开的、连续的,要经受市场的检验,良好的声誉是信用评级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。在国外,有很多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向投资者出售评级报告获利,但在国内,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来自债券发行人支付的评级费用。因而,对国内的信用评级机构来说,给出的评级不高,或做出负面评价,在独立性上是存在困难的。

三是破除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,促使评级结果与违约风险之间尽快建立起对应关系。王鹏表示,在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盛行时,评级结果很难与真正的违约风险建立起对应关系,比如信用评级机构给出了一个很低的评级,但现实中有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,对投资者来说,真正的违约风险并不像低等级评级所体现的那样。所以,破除隐性担保,打破刚性兑付,不仅是因为其扭曲了金融基本原理,即风险和收益的对应关系,也是因为其对整个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,信用评级缺乏前瞻性就是体现之一。

 

 

 


发表评论